时间:2023-06-01 02:58:02 | 浏览:269
2021年以来,广西阳朔县阳朔镇以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克服新冠疫情和经济下滑压力影响,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形成了“红色引领生动力、绿色发展增活力、特色项目添魅力”发展大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2021年,阳朔镇益田西街文化体验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墨兰山舍入选全国甲级旅游民宿,鸡窝渡村成为2021中国—东盟妇女论坛现场参观点和入选“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溪溪里花园民宿入选桂林市第二批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点)。
“红色引领——生动力”
漓江,从北至南、再往东穿阳朔镇而过,世界闻名。
漓江,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临阳联队主战场。
“1945年7月12日傍晚,临阳联队200余人在漓江分批乘船突破阳朔镇管家村蚂蝗渡口,甩掉国民党顽固派700多人的围堵伏击。”2021年12月28日,笔者在该码头,看见2021年建的临阳联队突破蚂蝗渡英雄雕像群,新建的碑文也记载着这段光荣历史。自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这里便成了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已接待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游客前来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爱党、爱国红色教育。
当天,记者在该镇漓江边的高洲村委瀑布塘村,也采访到了一段抗日历史故事。
“1945年5月的一天傍晚,临阳联队40多名战士冒雨出发,赶到了瀑布塘村。次日凌晨四时左右,趁着夜色,战士们用机枪、步枪猛烈向日本军船扫射,打沉敌船两艘,打死打伤日军10多名,极大鼓舞了人民抗日士气。”高洲村委第一书记郑智荣拿出县里相关史料指着给笔者看。
革命故地,红色村庄,不能遗忘。2021年,该镇共投入900多万元把红色村庄瀑布塘村打造成全县精品示范村。同时,近两年还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在瀑布塘村——高洲村——杨梅坪村——月亮洲村——樟桂村——东桃村——神山村——北门厄——县城沿线的众多村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通过连点成线打造红色旅游路线,途中建设红色旅游驿站,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大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村里的路好走了,房子漂亮了,环境卫生也干净了,等疫情过后我们村的红色旅游线路肯定会火起来的。”当天,瀑布塘村的少数民族莫姓奶奶高兴地向记者说到。
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该镇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组织全镇75个党支部1408名党员,共赠送“四史”书籍1224套共计4896本,收集党史学习心得400余份。通过线上平台“随时学”、现场参观“感悟学”、交流研讨“共同学”,将学习成果转化成助力该镇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梳理了自身建设、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终理清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阳朔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该镇以红色为引领,走绿色发展之路,推特色项目品牌,助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绿色发展——增活力”
“科学保护漓江,实施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可以说已是全镇上下的共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连该镇的中小学校都在普及绿色发展观理念。
“吹响绿色发展新号角,打响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该镇相关负责人说,该镇在自己的漓江辖区段出台了严厉管理措施:
——严禁破坏生态资源、景观环境;
——严禁开采石、取土、河道挖沙;
——严禁开荒或山脊部位25度以上种植农作物;
——严禁盗伐、滥伐水源树、护岸树、风景树;
——严禁电鱼、炸鱼、毒鱼、地笼捕鱼;
——严禁倾倒垃圾、丢弃动物尸体;
……
同时,该镇以漓江、遇龙河、田家河等沿岸和国道、省道、县道等沿线为重点,以实践“绿色发展”为主线,全面开展清洁、生态、宜居、幸福乡村建设。
如在田家河、遇龙河畔的燕村、鸡窝渡村、朝阳村、朝隆村、骥马村等,先后开展精品示范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屯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和微田园、微菜园、微庭院等乡土化风格建设等。全镇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风貌的提升、环境的优化,大大激活了乡村旅游和民宿酒店发展壮大。
“很幸运此次出游订到了溪溪里民宿,这里实在是大美,自然的山水、美丽的田园、花团锦簇的花园泳池,实在是美拍打卡和放松的好地方。”近日,从山东来的游客莫女士对该镇燕村溪溪里民宿赞不绝口:“这是一个隐匿于淳朴乡烟之中的民宿。在忙忙碌碌中寻得一片宁静,看窗外景绿,听山间溪动,闻林间鸟语,品乡间美味,享自在人生。”
近年来,该镇实施“生态立镇”战略,吸引了一大批商家前来投资民宿。又如该镇鸡窝渡村通过统战工作助力,注入生态建设理念,实施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现在成了一张人文丰厚、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的阳朔旅游发展新名片、网红打卡地,还荣获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殊荣等。该村现有民宿酒店20家,客房215间430个床位。村里的霁云上院、竹窗溪语、外泊家等一批精品民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宿文化”。
乡村民宿的发展,反过来又激发了群众实施乡村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了生态乡村建设,如今该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实现由“盆景”向“风景”的大蜕变!
目前,该镇屏风山社区、凤鸣社区、骥马村委均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乡村”称号,骥马村委矮山门村的香草森林景点被自治区农业厅、台办认定为第一批桂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
该镇还坚决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位于阳朔镇的县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漓江阳朔段和遇龙河水质达标率100%。该镇还大力配合实施了县城水域、漓江及遇龙河水系综合提升整治工程。
“我们实行‘漓江、遇龙河沿岸群众享受景区收入总额10%的分红’政策,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0年我镇漓江、遇龙河沿岸村民获得230多万元的权益分红,有力地促进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护。”该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该镇2021年还健全清洁乡村长效机制,投入资金110余万元,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年共发放保洁员工资50万元,考评奖励资金8万元;累计清理各类垃圾共7300余吨、清理池塘沟渠2370米。
“特色项目——添魅力”
“受近两年新冠疫情影响,我镇今年旅游行业不如去年红火,但项目建设却高歌猛进。”
记者在新建的该镇凤凰桥上,看到机器轰隆,人头攒动,几十台挖掘机正在新城区挖掘人工湖和运河,工人正在扎基建钢筋架。工地一片繁忙、热火朝天。
“我镇除配合做好新城区建设外,大力推进一批支撑旅游的高端化、精品化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培育商务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新的旅游业态。”该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说。
据了解,目前阳朔镇有阳朔宋城演艺项目二期、阳朔印象刘三姐国际演艺小镇重中之重项目2个,有阳朔漓江山水情建设项目、阳朔碧桂园•漓江月项目、梦幻阳朔大型光影沉浸式文旅项目等重大项目9个。在繁重任务下,该镇依然有序且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服务好项目建设,就是服务好旅游发展。”但项目建设,离不开天下第一难事——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该镇工作队员长期以来冒着严寒或酷暑,采取“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方式,开展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该镇每个重点项目建设做到“四个一”:一个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队伍、一个倒计时牌,促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据悉,该镇还着力解决风鸣二队原葡萄园片区、阳朔漓江山水情、阳朔汽车客运站搬迁、凤鸣路北段改扩建、神山至红颈山绕城公路等项目遗留的征地搬迁问题,为项目加快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策马扬鞭启新程。具备国际眼光的阳朔镇,正借力众多重点项目建设的东风,扬起“城乡融合发展和旅游提档升级”之帆,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摄影:容科彪)
考察团在东兰县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考察5月30日至6月1日,“海外侨界代表人士广西河池乡村振兴考察活动”在河池市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的20多位侨界代表人士组成考察团实地考察“十三五”脱贫攻坚主战场河池市,共同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经济大省,与山东省一起扛起了北方崛起的大旗。这几年,河南省已经逐渐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工业大省,在2022年河南省的工业增加值接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5.1%,比全国的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在过
2021年以来,广西阳朔县阳朔镇以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克服新冠疫情和经济下滑压力影响,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形成了“红色引领生动力、绿色发展增活力、特色项目添魅力”发展大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
站在2022岁末,看2023年,企业家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政策,对未来中国经济有何期待?新京报贝壳财经邀请百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以问卷方式完成对新一年的思考,共探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贝壳财经约访途牛旅游网CE
广西很多城市是沿江而建,那今天看看,哪个城市的江更大,流量更多。一、梧州梧州作为是西江的开始的地方,浔江和桂江在这里汇合,年平均年径流量2240亿立方米,最大3470亿立方米,江面宽度800-2500米左右。梧州港其建设规模是华南地区仅次于
央广网崇左7月21日消息(记者吴良艺 通讯员莫丽萍 梁盛)7月20日,记者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昌平乡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看到,采摘工人拉着小推车,来回穿梭在各个垄道间,麻利地用剪刀采摘成熟的火龙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车车火红的果实被有条不紊
村民用废旧轮胎做成的花盆。 史子仓 摄村民用废旧轮胎做成的花盆。 史子仓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3日电(史子仓) 走进新疆巴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沙梁湾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村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制成的各类“艺术品”,让人眼前一亮,赏心悦
编者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乡村不在偏远,有特色则可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挖掘乡村特色元素,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越来越多的乡村企业家选择到乡村去“创业”,走
夏末秋至,记者走进沙里瑶族乡那仰村牛蛙养殖基地,一畦畦覆盖着黑色纱网的水池映入眼帘,池里传来的蛙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21年,那仰村立足区位交通便利和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准产业项目,积极在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福建厦门蛙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绿树繁花,溪水潺潺,5月21日,南京团市委主办的第三期“青春同行·共建家园”单身青年交友活动在浦口区瓦殿村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单身青年们走进美丽乡村,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并通过沉浸式沙盘推演学习党史,在体
扬子晚报网2月27日讯 (通讯员 潘芸 记者 薛玲) “水乡文化是钱家渡的特色之一,游船中如果能增加摇橹船,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地道的水乡体验。”“乡村游除了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土菜,也要适当配套适合孩子的游乐项目”……“青春同行·共建家园”
11月28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第一批拟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全省61个乡村上榜,其中包括贵阳市的7个村。第一批拟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序号市(州)申报村名1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
“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实施与推进的重要路径。”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副主任杨非说。4月23日,一百余名优秀乡村教师齐聚银川,他们来自甘肃、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北和新疆9个省份,他们接受了E
11月28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第一批拟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全省61个乡村上榜,其中包括贵阳市的7个村。第一批拟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序号市(州)申报村名1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
央广网西安11月23日消息(见习记者侯凯奇)“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成了乡亲们致富的源头,生活越来越幸福。”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的一处猕猴桃包装厂房里,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驻周一村第一书记史立业告诉记者。周至当地村民正在